业界动态
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二维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国外编码标准的中文信息编码效率不高,不能满足我国对二维码技术的应用需求。
出于迫切需要的实际情况,中国编码中心组织有关企业从“九五”开始自主研发二维码的编码方法和应用技术。经过十几年研发,该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二维条码新码制开发与关键技术标准研究》课题并终于有了成果——汉信码。审核专家认为,如今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码图设计、汉字编码方案等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自主研发的汉信码具有抗畸变、抗污损能力强,信息容量高等特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汉字表示方面,支持现行简体汉字国家标准GB18030大字符集,汉字表示信息效率高,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应用更为广泛
“为了推动汉信码的应用,我们的6件专利可以在国内许可无偿使用。”罗秋科表示,自主知识产权的汉信码,同时还可以规避相关知识产权风险,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汉信码最多可以表示7829个数字、4350个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字符、2174个汉字、3262个8位字节信息,支持照片、指纹、掌纹、签字、声音、文字等数字化信息的编码。汉信码弥补了国外二维码编码方法在我国“水土不服”的不足,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各领域的需要。
“目前,我国制定的汉信码国家标准已经成为国际行业标准。”罗秋科表示,国内企业经过自主研发,已经推出了汉信码电脑生成软件和手机端识读软件。汉信码生成系统具有通用性,可生成汉信码及其他常用二维码,支持文本信息、图像文件以及计算机二进制文件编码,可在多种打印机上打印汉信码。自主研发的汉信码识读系统图像处理技术先进,可以快速识读多种畸变与污损的汉信码。由于基本拥有了编码、识读全产业链的自主知识产权,汉信码产业化发展顺利,已成功应用到医疗、食品质量追溯、单证票据管理等多个行业及大众应用领域,还可针对不同的具体应用需求,在技术层面进行不同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