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伴随着智能手机、传统电脑市场增长的逐渐放缓,可穿戴智能设备将迎来逐步上升的浪潮。2018年,全球可穿戴智能设备的销量将达到1.77亿部,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而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则将与2012年的销量持平。2014年,被称为可穿戴智能设备崛起的关键之年,市场究竟如何,人们将拭目以待。
3D打印:复制现实美好万物
2月9日,英国一家自行车制造商首次用3D打印技术打出钛金属山地自行车框架产品,再一次创造了3D打印的一项全球第一。
其实,近年来3D打印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充实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所谓3D打印,实际就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虽然说以往3D打印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而今天它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
“毫无疑问,3D打印从出现那一天起,就与知识产权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专家认为,3D打印技术及产品会涉及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就3D打印专利而言,第1件专利申请的提交是在1971年,并在1977年被授予专利权。伴随着技术研发日新月异的发展,3D打印对全世界的产业生产能力都存在着潜在的巨大影响,因此也使其成为专利布局争夺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美国以及欧洲、亚洲的多个制造大国都在3D打印专利布局方面争先恐后地迈出自己的步伐。以美国3D系统公司的专利布局为例,截至目前,该公司在美国提交相关专利申请230余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进入欧洲的为130件,进入日本122件,进入中国36件,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专利布局。从地域分布来看,3D打印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中国、德国、韩国等国家,该5个国家的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占全球相关专利申请量的90%,其中日本占比40%,美国占比28%,中国占比10%。
伴随着专利的不断增加,各个环节的技术逐渐成熟,成本逐渐降低,优势逐步显现,3D打印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生产厂家所接受。专业研究预计,在2014年,3D打印机的全球出货量将激增75%,出现前所未有需求大幅上升的局面。越来越多的3D打印产品不断问世,似乎在不断地提醒我们,3D打印产品将更加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进入人们的生活。面对扑面而来的3D打印浪潮,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