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服务基地,推广实施专利导航国家标准。在洁净能源、5G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建9家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与大型国有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融资合作,面向中小企业推出融资产品。鼓励开发知识产权保险新产品,稳步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深入实施中小企业
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推动知识产权融入国际创新管理标准体系并开展试点,助力中央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发布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报告,加快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促进品牌经济发展。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160件地理标志入选首批重点指导目录。四川等12个省(区、市)共建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联动机制。福建、江西、广西、重庆、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建设兵团等地大力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
五是强化服务供给,扩大服务效果。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队伍和能力建设,实现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省级层面及副省级城市全覆盖。编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明晰服务主体、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推动实现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加强知识产权数据开放供给,基础数据开放增加至45种,数据下载带宽提升了三分之二。首次开放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数据。面向各地推广应用专利检索分析系统,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服务70余万次。上线欧盟商标查询系统。在全国推行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审批告知承诺制度。开展外国人参加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和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试点改革。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在行动”等活动,服务中小企业30余万次。上海等地实现企业变更登记与商标变更申请同步受理。广东促进粤港澳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互联互通。
六是统筹合作竞争,服务对外开放。与保加利亚、匈牙利合作成果纳入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清单。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知识产权规则制定。我国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取得决定性进展。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首次全球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会议。推动中文成为植物新品种联盟工作语言,继续推动马德里体系、海牙体系纳入中文语言。深化“一带一路”和中日韩、金砖国家、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合作,在发明专利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中国外观设计专利在柬埔寨登记生效。设立22家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优化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编制知识产权保护国别指南,为企业海外维权提供指引。
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