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业界动态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如何降低中国企业“337调查“的败诉率? time:2013-12-09

来源:国家专利局网站

去年在已判决的“337调查”相关案件中,中国企业的败诉率达60%——

继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在美国“337调查”中胜诉之后,中国企业又在IT软件领域取得不俗战绩。近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手机输入法“337调查”做出速裁判决,裁定上海汉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触宝科技)不侵犯美国Nuance公司指控的3件专利权。这也是中国首例软件产品“337调查”胜诉案。

近年来,“337调查”被频繁应用于针对中国企业的贸易摩擦,被调查的对象大部分是向美国出口势头迅猛的企业。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应诉,并且像触宝科技那样获得胜诉,但整体来说,中国企业在应对“337调查”时仍然处于劣势。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在已结束的“337调查”案件中,中国企业的败诉率达60%,远高于世界平均值26%。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合伙人王正发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37调查”集中体现在双方贸易往来中的摩擦上。在理性看待的同时,要化解高败诉率,中国企业不仅要积极应诉,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专利战略部署,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企业频遇调查 

2012年12月,全球最大的手机输入法提供商、美国Nuance公司向ITC提出申请,指控美国进口的部分手机设备侵犯了其专利权,被告方包括触宝科技。 

据介绍,触宝科技在海外市场的份额仅次于Nuance公司,其输入法产品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拥有超过1亿用户,占有全球20%的Android手机市场份额,与三星、HTC、中兴通讯、华为公司等众多厂商合作。经过一年多的诉讼,触宝科技最终获得胜诉。

事实上,不仅是软件产品,此前,中国的光驱产品和轮胎产品等相继成为“337调查”的对象。据统计,自ITC从1986年首度向中国“发难”开始,我国已有80多家企业先后受到“337调查”。在所有调查的企业中,我国企业占了1/4以上。仅2012年全年,美国就对我国企业发起了47起“337调查”,占总发起量的86.2%。 

“最关键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商业上的竞争。”当被问及为何针对我国企业的“337调查”数量不断攀升的原因时,王正发这样说到。他认为,中美贸易不断扩大,双方打交道的机会多了,摩擦也是在所难免。“除了贸易往来的增多,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以往,在中美贸易中,‘反倾销’一直是美国遏制我国商品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