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追求有质量的专利发展之路
不论外界如何评议,中国专利事业的发展,将在重视数量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质量的提高,追求有质量的数量。
目前,我国已经采取的措施有:
1、控制非正常专利申请。
少数申请人为了谋取不当利益,采用明显抄袭或故意重复提交的方式提交了一些非正常申请,使专利申请量虚高。国家知识产权局调整了专利统计指标体系,用专利授权量、有效专利拥有量等更能体现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的指标取代原来的申请量指标。
2、引导理性的资助申请。
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对地方政府专利激励政策的引导,先后发布了《关于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若干规定》《关于专利申请资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形成更加注重提升专利质量的导向。
3、提升加强质量监督措施。
国家知识产权局扩大审查队伍,在北京、江苏、广东、河南、湖北、天津等地各建立拥有数千审查人员的专利审查协作中心;以提升检索能力为切入点,实现审查质量的持续改进;建立健全审查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等内部管理;建立专利审查质量投诉平台,接受社会公众对审查质量的投诉;建立专利审查质量的外部反馈体系,开展审查质量社会满意度调查,进一步推动外部质量反馈,促进内部质量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在笔者看来,要提高专利质量,未来还可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改进:
1、从专利质量的不同角度综合治理。
既然专利质量涉及技术质量、申请文件质量、审查质量、经济质量等方面,要提高专利质量就必须同时从几方面入手。在继续提高审查质量的同时,更应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产生高质量的发明,从源头上提高专利质量;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提高专利代理人撰写申请文件的比例,改进专利申请质量;完善专利资助政策,改变申请人不承担专利申请成本的作法;专利资助政策要有利于专利转化等。
2、弱化政策对专利行为的干预,强化市场驱动的作用。